乡村游在疫情后第一个实现正增长,辣白菜地窖成“必看景点”
吉林旅游,不只有冰雪
本报记者 彭冰 柳姗姗
阅读提示
近年来,吉林省用足冬夏两种资源,拓展四季旅游,挖掘乡村和红色旅游资源,让旅游业成为吉林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的新动能。
“鱼米之乡的秋天”生态游、“西部阳光”摄影游、红韵“村”光乡村游……在刚过去的“十一”黄金周,吉林各地新近发布的几条精品旅游线路吸引了众多游客,人们在切身体验中进一步刷新了对该省生态旅游和四时美景的认知。
查干湖为什么变辽阔了
水天相接,一望无垠——伫立在查干湖畔,记者的第一反应是惊讶:湖面怎么变得如此辽阔?!
查干湖位于吉林省西部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,由于干旱和水源断流,查干湖水域面积由400多平方公里萎缩至60多平方公里,水退碱起,鱼苇绝迹,一度被称为“碱盆子”。从1976年开始,当地政府历经八载将松花江水引入查干湖,使这里生机再现,但水面也远不似今日之壮阔。
“2013年以来,吉林省又实施了西部河湖连通工程,使查干湖面积(含湿地)日益扩大到508.6平方公里。很多游客都没想到水面竟这么大,经常发出‘到查干湖来看海’的惊叹。”查干湖生态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孙臣对记者笑语。
与此同时,受益于水环境治理、水生态修复等系列生态保护工程,近两年,查干湖水环境质量达到有监测记录以来的历史最好水平。孙臣告诉记者,据不完全统计,目前这里光野鸭就有40万只左右,“十一”前夕,迁徙而来的候鸟达到274种,比两年前增加37%。
作为吉林省最大的天然湖泊,查干湖以生态之美散发出迷人光彩,年均接待游客超过250万人次。
除了冰雪,还有22℃的清爽夏天
从银装素裹的长白山,到凝霜挂雪的松花江,地处“冰雪黄金纬度带”的吉林,用世界级粉雪资源和梦幻般的冰雪胜境征服了八方游客。但吉林不只有冰雪,还有22℃的清爽夏天。
“立足冬夏两种资源,我们正积极打造冰雪旅游和避暑休闲双业并举,联动冬夏、带动春秋、驱动全年的四季全域旅游新格局。”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。
万科松花湖度假区一向以冬季滑雪闻名。度假区总经理赵兰菊告诉记者,聚焦滑雪场的夏天,他们策划推出了20余种山地网红娱乐项目和各种主题活动,5月山地风筝节,6月青山花海节,7月帐篷露营节,8月山地运动节,9月青山红叶节,10月航空音乐嘉年华……
作为吉林省旅游业的王牌,长白山也在立足“冰雪”和“避暑”两大核心资源,全力拓展四季旅游。今年6月,长白山传奇小镇内的飞行影院正式投运。置身这家全景包围沉浸式影院,坐上飞天椅,跟随海东青直冲云霄,在浩渺云端俯瞰长白山毓秀山河,在呼啸俯冲中飞越长白山四季美景……
“影院内所放影片,耗时两年实景拍摄,第一次向世人360°展现了四季长白山的奇幻景致。”长白山传奇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郝玉忠告诉记者,看完影片,很多游客都想多来几次,实地领略长白山不同季节的美。
边陲小村民宿成网红打卡地
光东村位于延边州,原是一个以种植水稻为主的边陲小村,风景如画,民风淳朴,一直较好地保存着朝鲜族传统风貌。依托独特的农业、生态、人文优势,近年来,该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,积极招商引资,建设特色民宿,渐渐成为远近闻名的“中国朝鲜族文化旅游第一村”。
“利用村内闲置房屋,我们一期建成60户不同主题风格的民宿,让游客全方位体验原汁原味的朝鲜族文化风情。”吉林铭睿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杨丽娜介绍,经过潜心经营,光东村民宿已成网红打卡地。
69岁的方顺烈,是光东村老年舞蹈队队长,时常带领村民为游客表演,演出一场每人能赚50元,“一边玩一边就把钱赚了”。去年,光东村接待游客38万人,旅游收入140多万元,村集体经济较2015年增长了5倍。
百年古村金达莱村,同样搭上了乡村游发展快车。“如今,村里辣白菜品牌远近闻名,辣白菜地窖更是游客必看的景点……”村委会副主任玄元极告诉记者,通过采取“旅游+企业+农户”的市场化运营方式,村民年增收8000元至1万元。
肥沃的黑土地、浓郁的关东风情,赋予了吉林省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。记者从省文旅厅获悉,乡村旅游是疫情后该省恢复最快、第一个实现正增长的产品业态。
今年,吉林省又出台了《关于推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》,并启动乡村旅游“十百千万”工程,旨在打造乡村旅游“升级版”,将吉林建设成国内知名的乡村旅游目的地。 【编辑:刘星辰】
X 关闭